创客教育 > 资讯 > 所有案例 > 科创教育乘风而行 人工智能智领未来
科创教育乘风而行 人工智能智领未来

南京路小学是青岛市一所城乡小学,虽建校仅23年,但一直坚持德育为首,以科研与体验教育为办学理念。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支持信息科技学科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倡导人工智能科创教育。自2017年以来,南京路小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融合科技创新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组建了学校科创团队,建设科创空间,引入科创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编程与人工智能、智能3D设计、物联网等基础课程,脚踏实地开展人工智能科创教育,开展跨学科科创教学,效果日益显著。

 

一、人工智能教育现状

南京路小学现拥有三个现代化计算机教室,一个创客教室,一个人工智能教室。科创教师团队8人,人工智能社团4个,社团创客100余人,制作校本视频资源和课程500余节。至今学校先后荣获200余项次荣誉称号,学生获科技创新类国家级奖项70余项、省级奖项60余项、市级区(县)级奖项100多项,在全国和省市级各项比赛中获奖达400余人次,先后获得第三十四届青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进单位、青岛市第四届中小学生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第四届创造大赛AI地球决赛金奖、全国第十八届NOC大赛二等奖、全国深空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人挑战赛二等奖、山东省第八届机器人大赛一等奖、青岛市中小学创新与实践活动3D智能作品一等奖、青岛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等奖、青岛市第四届第五届中小学生创客大赛一等奖等几十个项目的奖项。其中,南京路小学科创团队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百

佳创新校园称号,并两次成功卫冕此项目冠军,成为平度小学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头雁。2023年3月,南小科创团队参加腾讯未来课堂成长营活动,创作的大型3D作品《烟柳故乡情》夺得全网一等奖,并被市文明办和《半岛都市报》相继报道。

 微信图片_20230331095535.png

二、人工智能创新点

在构建科学可持续的人工智能科创教育体系,促进学生高素养全面发展方面,南京路小学从创建健全的空间平台、配备齐全的资源工具、构建完整的课程组织、提供具体的创造项目,这4个环节进行了探索创新。为此,我校在师资力量有限、课程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积极转变思维,利用自身优势探寻突破口。

 

1. 数字化资源 , 让科创“动起来” 

普及课堂,教材先行。南京路小学为落实人工智能科创普惠课程,将诸多线上学习交流平台引进课堂,开展创意设计课程。南小科创团队的老师们,借助线上丰富的教学课程进行自学,将所学内容录制成微课,进行分享和二次创新,形成学校的科创教学资源库,并逐渐总结出一套层次化、系统化的人工智能课程。低年级的课程以开展针对性的科创知识普及为主,让学生在学习必要的基础技能的同时,激发兴趣和创新思维。中年级的课程是侧重于科创工具的学习,通过结合图形化的编程、3D One等软件的技巧操作、元器件的原理学习来塑造学生的创作技能。高年级的课程则是对中年级所学的科创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如程序设计从图形化编程过渡到代码编程,3D模型设计从单个物体的创作延伸到多个零件的组合,编程与3D和物联网及手工制作相结合。

为鼓励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迸发出创新思维,南京路小学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其他软件加以辅助学习,如增加视频录制和剪辑软件的学习环节。学生可以将自己作品的创作过程做成视频资源,上传至交流群进行分享。南京路小学通过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专门开设了【科创微课程】板块,并通过校园大数据平台进行及时推送,激励学生自主创作精神。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微信图片_20230331095614.png

2.科创社团,让师生“聚起来”

 

科创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南京路小学组建了以信息科技、科学教师、班主任为主的师资队伍,将创客教育思维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定期通过外出培训、跨联盟学科研讨活动、沙龙活动等接触前沿科技知识,学习优秀教学策略与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信息科技课堂上,老师们通过让学生扮演“翻转课堂”的重要角色,将人工智能知识传递给其他学生。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科创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生创客社团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创客社团成员的管理上,南京路小学内部推行“青蓝结对工程”,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不同年级的梯队式培养,社团每一名小创客都有自己的“小师傅”,“师徒”之间通过合作完成作品,由此逐渐形成晋级激励与师徒帮扶共同成长的新模式。为扩大创客队伍的覆盖面,南京路小学的人工智能创客社团同步创建小创客QQ群的线上团体及社团微信群,并鼓励家长参与其中,与孩子共同学习,争当“创客家庭”,由此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331095629.png


3.活动+空间,让课堂“活起来”

要想提高孩子们的科创兴趣,发掘更多的科创人才,南京路小学的老师们认为,其中的奥秘在于让科创教育真正走向课堂,让课堂真正回归学生。在南京路小学的人工智能课堂里,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不限于教学目标,没有突破重难点的束缚。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南京路小学以人工智能教室为活动阵地,珍视每个孩子的创意,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舞台”,激励学生形成良性竞争,并定期对等级最高的前三名小创客给予社团荣誉勋章。

老师通过推荐校园创客和作品推优的机会来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并针对荣获优秀作品的小创客进行公众号宣传,及时肯定学生的成果;大力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线上线下活动与比赛,如全国百佳创新校园评比活动、全国科创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全国NOC大赛等,支持学生展现自我、突破自我,并对比赛获奖的同学在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颁奖和全校公开表扬。点滴的努力汇聚了南京路小学的成长与收获。


微信图片_20230331095657.png


4.课程体系,让项目“串起来”

南京路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孩子们不仅更加热爱学习,而且变得更善于学。在合作交流中,孩子们从中学会了与人相处,懂得了如何协调关系,作为小“创客”,不可避免地感受成功与失败的喜怒哀乐。在成为创新小能手的道路上,孩子们的人格,不断得到完善。

南京路小学以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以社团教学为抓手,探寻科创教育工作突破口;以竞赛活动促训练,引领孩子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教育质量,逐步形成【科创团队】+【科创空间】+【科创课程】+【科创资源】+【科创模式】的南小科创教育发展体系。


 微信图片_20230331095722.png


三、课程教学及教育应用

在青岛市创新人工智能教师培养模式的打造下,学校呈现出一批专业素质、授课水平和教研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他们积极探索,敢于尝试,推动着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实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人工智能的魅力,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一抹科技的梦想,助力他们更出色地成长。”这是我们的教育初衷。

 

01开设社团,引导学生实践

南京路小学每周三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和托管时间,用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除了教师自身的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之外,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勇于实践。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人工智能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在指导社团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老师们会特意选用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如设计一款智能头盔,引导学生头脑风暴一下,都可以设计哪些功能,大家进行分组大胆尝试创作;用编程软件设计一款射击类游戏,让学生参考游戏平台的模式进行,在自主探究的同时,玩中创新;安排制作优秀的学生进行社团内的翻转课堂,将好的作品经验进行传授;还定期举办沙龙,邀请部分领导和家长参与其中。

02展示作品,增强学生自信

有了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制作出了成就感满满的作品,每当学生跟大家分享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成功的喜悦。为此,学校利用校园科技节,鼓励学生参与的同时,对学生们设计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将优秀作品摆进学校的展览柜。在高年级的课程中,增加了视频录制和剪辑软件的教学,学生可以将自己作品的创作过程做成课件资源,进行展示和分享。这种分享也丰富了社团的教学资源,为此,学校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专栏,并通过校园大数据平台进行及时推送,让学生们进行资源共享。

 为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学生的自信心,社团还依托学校平台,积极开展3D打印与智能电子教育教学研究,推动编程学习与3D设计从社团到普及,指导学生把创作的作品发布到全国各大交流平台进行交流展示。在青少年三维社区平台上,先后组织学生上传3000多个作品和70余篇交流文章,浏览量超过1万次。

 

03整合资源,助力学生成长

在一所城乡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最大的困境是资源不足,为改善现状,学校也对现有资源进行了不断地整合和创造。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南小科创教师团队把目光从狭小的教室转向广阔的外部世界,挖掘社会和外部学校一切有力的教育资源,把最适合的引向学生,与学生共学、共做、共成长。

老师们从网上购置简易的电子元器件,根据需要进行精细组装;利用外出教研活动的机会进行走访,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下载免费软件,利用网上的视频课程进行自学,然后将所学内容录制成微课,进行分享和二次创新,形成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库。

 微信图片_20230331095454.png


四、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规划

“开展课题研究,对课程进行不断地探索,是作为一名教师永恒的主题。”南小科创教师团队积极参与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研究并圆满结题;2021年南京路小学以青岛市第十二实验小学的身份承接青岛小学教育集团的《信息化下高效教与学》课题,帮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在2022年推出《基于南京路小学教育集团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研究》成功申报了平度市教育教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拓宽了科技教师快速成长的通道,这些成绩给学校下一步的人工智能教育指明了方向。


微信图片_20230331095815.png


南京路小学的人工智能科创教育今后的工作主要从点面向立体化纵深,带动和辐射其他学科以及集团成员学校的发展,并上升为教科研课题研究,将好的做法理论化,形成系统成熟的课题和课程体系,可复制可操作的进行落地和推广。

南京路小学作为平度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一直不忘初心,怀揣教育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孩子学习人工智能,爱上人工智能,让更多南小的学子能走出平度,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i3DOne社区无关。

作者简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文章介绍
  • 南京路小学是青岛市一所城乡小学,虽建校仅23年,但一直坚持德育为首,以科研与体验教育为办学理念。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支持信息科技学科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倡导人工智能科创教育。自2017年以来,南京路小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融合科技创新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组建了学校科创团队,建设科创空间,引入科创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编程与人工智能、智能3D设计、物联网...
  • 浏览次数:
  • 更新时间:2023-03-31
扫码分享给朋友

更多分享:

相关推荐
国产AⅤ无码精品一品二区